母亲节 | 你在我心中“最美”
时间:2020.05.11 来源:来源:珠江时报
绿意渐浓的五月,迎来了温情的母亲节,而疫情期间的母亲故事尤为动人。
母爱是长情的陪伴,正如在隔离点驻守一个月的民警,一边坚守岗位,一边时时提醒尚未开学的孩子在家要注意防护。
母爱是万般的叮嘱,正如在医院值班的护士,坚守抗“疫”一线,每天收到妈妈的问候短信,家人成了坚强后盾。
母爱是向上的力量,正如时刻在现场、在路上的记者,用对工作的认真感染孩子,一同写稿一同写作业,别样陪伴,同样深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像和风细雨般滋润。我们仅以这些平凡而温暖的故事,祝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
妈妈的故事
民警付映霞
坚守防控一线儿子正好学厨艺
5月8日,南海公安分局小塘派出所治安中队民警付映霞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这意味着,她即将结束自己为期1个月的驻点值守工作。
4月10日晚,付映霞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中队领导打来的电话。领导表示,次日起需抽调一批民警到狮山镇集中医学观察场所驻守,其中还要一名女警,询问付映霞是否愿意加入驻守队伍。
“如今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只要做好防护,就可以大胆去工作。”付映霞不假思索就应了下来,并于次日上午8时30分准时到达该场所集合。
付映霞在隔离点执勤。
在狮山镇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付映霞和2名女辅警要承担起自各单位共计45名警辅人员的警力安排、后勤保障等工作。事虽小,但不少,“没水喝、没饭吃、电梯坏了……从早到晚,警辅们遇到大小状况都会打电话找我。”付映霞表示。
站在自己所住的客房阳台,付映霞可以隐约分辨出,直线距离约200米外的小区就是自家所在小区。付映霞的丈夫同是小塘派出所民警,也坚守在防控一线。两口子早已默契十足:付映霞回不了家,家里便由丈夫照料。每当想到自己离家人那么近,她就很安心。
虽然不能踏出狮山镇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但付映霞也会在工作之余“回归家庭”。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小黄暂时不需返校。付映霞几乎每天都会给他发微信消息,提醒他要注意身体,早点休息,不要熬夜。小黄有烹饪的爱好,时常在家中捣鼓小吃、甜点,付映霞偶尔便向他“下单”,比如烤翅、小蛋糕,正好让他提升厨艺。
小黄在家做好足量的食物后,会采取无接触配送的方式送到指定地点,再转送至付映霞手中。“好吃,那肯定好吃啦。”当被问及儿子的厨艺时,付映霞非常捧场。
记者戴欢婷
享受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5月9日,在办公室遇到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时,她刚从九江采访回来。说起母亲节,她立马打趣说:“能让我放一天假,不当妈妈了么?”
戴欢婷的话说出了很多母亲的心声,而这话却是所有妈妈说到做不到的,因为母亲是终身职业。
戴欢婷与女儿一起游玩。
罗曼·罗兰说过,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她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的礼物,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回忆起11年前大女儿Nancy出生的场景,戴欢婷仍然是眼里有光。
“我的工作时间是不固定的,有采访就要立即赶往现场。因此也错过了很多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一开始Nancy也会抱怨“妈妈为什么总是在忙工作”,后来戴欢婷工作的认真劲,也影响了女儿。
“Nancy上小学后,家里就经常出现这一幕——我在桌子的一边写稿,她在桌子的另一边写作业,一起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事。”在女儿心中,妈妈戴欢婷就是她的榜样。
为了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戴欢婷与Nancy约定,每天晚上8点,一家人在书房一起看书,她觉得“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翻开微信朋友圈:“每天早上,Nancy脑子里像装了发条一样准时醒来,小区的夜灯还依旧亮堂,7点前她已到校晨读。”“每个周五,Nancy无论多晚,周末的作业都要完成,就算有美食诱惑,她也不为所动,作业大过天。”“每门学科,但凡Nancy有不懂的知识点,无论多晚,她都会寻求各方帮助,直到明白为止。”“每次出行,Nancy从不拖拉,总会提前准备,决不让别人等待,在她眼里守规是一切。”“她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为她的努力而骄傲。”……戴欢婷默默记录着女儿的成长。她说,“我不是女儿的榜样,女儿才是我学习的榜样。”
2017年,戴欢婷的儿子也出生了,面对家庭与工作的挑战,她依然信心满满。“多了一个孩子会多很多辛苦,但是能与孩子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何尝不是生命中最美妙的事呢?”
护士马亚清
希望母亲原谅自己的“失职”
“妈,母亲节快乐,这个月我休假,找时间回家看看你和爸爸……”
“没事,你安心工作,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担心我们。”
5月9日,母亲节的前一天,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处的护士马亚清下班回家的路上,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说好五月初回家,马亚清再一次失约了。
提起老家的八旬母亲,马亚清满是愧疚。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了。
马亚清为市民测量体温马亚清为市民测量体温。(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今年春节,马亚清原本计划与丈夫和孩子回老家看望父母,但面对疫情的迅速发展,她主动取消休假,毅然留在医院,“除夕夜,我发了短信告知父母,今年不能回家过年,父母只回了两个字‘知道’。透过电话,我感受到妈妈的失望,但是我知道他们还是会支持我的。”马亚清说。
让马亚清感动的是,这几个月以来,妈妈每天发短信叮嘱她,好好保护自己,安心工作。
“女,要准时吃饭。”“有没有想吃的东西,让弟弟给你寄过来。”“别太累了,要保护好自己。你是妈妈的好女儿。”……每天,马亚清都会收到妈妈的信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护人员的工作任务增加了不少,“有时候忙起来,完全都顾不上回复母亲的信息。”马亚清愧疚地说,母亲年纪大了,视力不是很好,有时候对着手机,半天才写完一段话,为了不打扰孩子的工作,疫情期间她还是坚持每天给马亚清发信息。
如今,马亚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她也更懂得做母亲的感受。这个母亲节,马亚清要在医院值班。她说,这个月一定要找时间回家看看妈妈,好好地陪她一段时间,好好弥补,也希望母亲原谅自己的“失职”。
暖心的祝福
女儿到单位给妈妈送惊喜
“妈妈,母亲节快乐,我爱你!”5月9日,当佛广公汽桂城分公司快3线车长陈利驾驶公交车回到总站后,11岁的女儿蒋粤双手捧着一束康乃馨迎上去深情告白。“谢谢,妈妈也爱你!”陈利回以女儿温暖的拥抱。
对于这一场“甜蜜暴击”,蒋粤“谋划已久”,陈利此前却并不知情。“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我想给她一个惊喜。”蒋粤说,这段时间自己一直在家上网课,便用平时攒的零花钱在附近花店买了康乃馨,来到妈妈工作的地方等她。
小女孩为妈妈送上康乃馨。
“我女儿一直是个‘乖宝宝’,这既让我感到欣慰,又感到亏欠。”说起女儿,陈利忍不住眼泛泪花。她入职已有3年,因为工作性质,经常早上6时不到就要离开家前往停车场取车开启一天的营运工作,晚上基本在7时许才能回到家。
妈妈的辛苦,女儿看在眼里。一次,陈利上完一天班回到家疲惫不已,一进家门后就“累瘫”在椅子上。蒋粤见状,立即走过去为她揉肩搓背,并主动清洗、晾晒了当晚家里的换洗衣服。看到女儿这么懂事、贴心,陈利直言:“再苦再累都值了!”
“经常在工作中看到不少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乘车外出游玩,我就会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驾车带女儿出去玩玩就好。”当天,陈利便趁此机会,让女儿坐上自己开的公交车进行了一趟“工作之旅”。
“宅校”14天教师过母亲节各有特色
有一特殊群体既当妈妈又当老师,从4月27日高三初三返校复学至今,她们全程陪伴学子们度过两周的时间。母亲节,石门实验学校部分教职工则在孩子的陪伴下,度过了有趣的一天。“踢过来,快,传球……”夕阳下的绿茵场,在结束学生饭堂检查的苏医生听到孩子欢快的笑声,露出了甜甜的微笑;付老师在工作闲余,督促八年级的孩子跟九年级的步伐,认真完成作业。在特殊的日子里,老师们凭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条不紊的时间分配,在给学生付出爱与学识指引的同时,也在身体力行地指引学生热爱生活、充盈人生。
你有多久没有走进电影院啦?是否还记得手里的那杯爆米花?在西樵中学,不少教职工们在母亲节这天,暂时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停下平日匆忙的脚步,大家相聚学校的临时“电影院”,一起享受闲暇惬意的美好时光。
4月27日起,九江中学成立了留校教工子女活动中心,由校长田冬冬任中心组组长。学校的郭老师是高三班主任,妻子陈老师是高三文综备课组长,他们对学校的暖心做法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赞扬。陈老师说,高三学生返校后,日常班级管理和教研工作任务繁重,把二年级在读的女儿送来学校托管中心学习,大家都可以安心工作,大大减轻了负担。母亲节,一家三口能够在校园里一起度过,也算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
“闻令而动,全情坚守,用大爱守卫校园,用行动护航学子,彰显了九中人的敬业和担当。”母亲节是老师们连续14天“宅校”的最后一天,为此,九江中学专门为坚守的教职工制作了《纪念证书》,计划在5月11日举行颁证仪式,感谢大家的付出。
文/珠江时报记者 肖莎莎 黄婷 杨慧 马一右 区辉成 通讯员/陈思颖 邵铭坚 黄莹莹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