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长顾耀辉上线访谈,畅谈南海今年发展思路

时间:2020.06.19 来源:珠江时报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南海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在变局中寻找转机?6月18日,佛山市人大代表、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做客“佛山+”两会视频直播间,就市政府工作报告谈体会,并畅谈南海今年发展思路。

顾耀辉表示,2020年,南海提出全面激发城乡融合、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文化发展、干事创业五个新活力,目的就是要守住“六保”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做客佛山两会视频直播间,畅谈南海未来发展。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 周春 摄

关键词:稳企业保就业

南海要建氢能职业学院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稳企业保就业”成为大家的关注热点。2020年,南海亦将更大力度和集中精力稳企业保就业。

为全力以赴稳企业,南海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南海出台了“稳企15条”“复工复产10条”和“稳外贸10条”等政策文件,帮助企业提振信心、纾解困难、恢复生产。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上述政策,并加大政策储备力度,提前谋划一批惠企政策,根据实际需要推动出台。”顾耀辉介绍。同时在落实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和企业联络员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性建立民企政策信息“四员”制度,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做好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稳企业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在这方面,南海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如将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2亿元扩大至5亿元,区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规模扩至6亿元,拿出2000万元财政资金进行贴息引导企业申请中央再贷款资金等。

在继续落实好上述政策的基础上,南海将大力支持企业挂牌上市,并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千灯湖创投小镇大力集聚基金机构,帮助企业多渠道募集资金。

“六稳”和“六保”中,保就业依旧处于首要位置。今年,南海将千方百计保就业。

顾耀辉介绍,南海将用好用足用活各级就业扶持政策,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我们将加快建设氢能职业学院,并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的重要举措。”顾耀辉表示,大力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有助于精准支持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为“保就业”提振信心。

以促消费带动就业,是南海保就业的另一招。今年以来,南海向广大市民派发1亿元消费券,携手天猫开展“南海家·生活专场”活动,目前正积极与云栖大会、亚马逊洽谈合作,这些都是南海大力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有力举措。“开展这些工作,目的就是要全面激发消费市场升温,通过促消费入手带动企业复工复产,进而带动就业需求增长。”顾耀辉说。

关键词:“两高四新”

今年再推动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近年来,南海重点聚焦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南海将如何把握“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加快产业体系构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顾耀辉透露,南海将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前几年,南海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布局,举办了安全产业大会、氢能产业大会等行业盛会,引进了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广东腾龙数据中心、8英寸半导体晶圆(MEMS)、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东丽无纺布和水处理膜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顾耀辉透露,南海将继续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二是继续办好“两会一周(节)”[安全产业大会、氢能产业大会和功夫电影周(节)],进一步扩大南海行业影响力的同时,更加精准地衔接产业资源。三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42个科技创新平台先后落户南海,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这批创新平台有一批项目具备产业化条件,南海要强化服务、主动对接,力促在南海落地转化。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南海区已经出台了腾云计划,并引进了洛客华南研发与供应链中心、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阿里云等一批项目。

顾耀辉介绍,今年,南海将继续实施腾云计划,在目前已有8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的基础上,今年再推动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另一方面,以泛家居、建筑、有色金属三大产业为突破口,高起点规划建设三大产业园,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在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目前,南海区金融、科技资源比较丰富,千灯湖创投小镇集聚了私募基金类机构619家,募集资金规模达到742亿元;加上南海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新引进的42个创新平台,为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顾耀辉表示,接下来,南海要下大力气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区内金融、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南海计划整合千灯湖创投小镇、华南制造业隐形冠军研究院和各类行业商协会等资源,搭建金融、科技平台与企业常态化、精准化对接机制,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强大动能。

关键词:实验区建设

打造4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居

对南海而言,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重任,也是重大机遇。今年是实验区的全面启动之年,南海区将把实验区建设作为总抓手,聚焦攻坚,真干实干,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标杆。

经过前期认真谋划、反复论证,南海明确了“一个提升、两个连片”的基本思路加快实验区创建。其中,“一个提升”即提升城市功能,旨在强化以城带乡能力,辐射带动乡村地区发展。

为此,南海将打响交通大会战,积极打造“六纵六横”快速路网,大力推进桂澜路北延线、海五路西延线、文化路等重点工程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加快里水有轨电车动工建设,启动西樵、狮山有轨电车规划,实施广州地铁28号线西延至佛山西站规划研究,确保南海新交通试验段运行通车。同时,把南海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城市建设,以文化提升城市品质。

“两个连片”即协同推进连片工业园区改造和连片乡村振兴。顾耀辉介绍,在连片工业园区改造方面,今年将力争拆除整理土地3万亩、累计达到6万亩;同时,继续加快产业载体建设,力争达到200万平方米。

在连片乡村振兴方面,南海将围绕“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重点打造大沥镇大镇社区、里水镇赤山村等40个省、市、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居,以及丹灶、里水、西樵等5个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让南海的乡村更乡村。

此外,南海已划定了千灯湖片区、映月湖片区等10大示范片区,覆盖七个镇街。顾耀辉介绍,未来3年,南海将围绕10大示范片区,重点推进四大类共计141个项目,计划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目前,南海正大力谋划一批改革举措,包括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混合开发、联动改造、集体资产统托统管等。“接下来,我们要围绕这些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为加快实验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顾耀辉表示。

关键词:文化发展

培育夜间经济消费场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南海是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今年,南海将进一步推动文化融入城市建设肌理,让南海变得更有“文化味”,成为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高品质城市。

这种“文化味”,体现在不断增加的文化设施上。顾耀辉表示,今年,南海将加快建设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南海艺术中心三大文体中心,以及环千灯湖片区博物馆集群、环佛山西站片区博物馆集群、环西樵山片区博物馆集群三大博物馆集群,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这种“文化味”,体现在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上。目前,南海确立了东部“文化+创意”、中部“文化+商业”“文化+科技”、西部“文化+旅游”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此为依托,接下来,南海将大力推动平洲玉器街及永安路街区、羊城创意产业园南海分园、建川博物馆、南国酒镇、宋城·佛山千古情景区等项目建设。

这种“文化味”,还体现在以文化引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上。南海已经瞄准了夜间经济,打算大施一番拳脚。接下来,南海将实施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打造千灯湖、听音湖、怡海等一批美食集聚街区;实施金融区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培育和发展更多夜间经济消费场景。

此外,在接受媒体访谈时,顾耀辉还介绍了创新驱动、干事创业2个方面的重点事项。

在创新驱动方面,南海将在引进42个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提升现有创新平台的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推动创新平台提质扩容;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力度,为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更多载体空间;将人才认定的自主权交给企业和社会,加快构筑人才集聚高地;继续加大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力争高企总数达到2200家以上。

在干事创业方面,南海将着力建设“城市大脑”二期,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挂职培养“442”三年规划,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惩戒问责与保护激励相结合,切实推动履职容误机制走出文件、落地生根,让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文/珠江时报记者程虹 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