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个研发生产类院士法人项目丹灶投产
时间:2020.05.18 来源:来源:珠江时报
珠江时报讯(见习记者/李阳吴泳通讯员/叶迟华张柏林)18日,南海丹灶在智造领域迎来几件重磅大事:院士地理空间无人机自驾系统项目投产暨丹灶镇5G网联无人机智能化城市网格管理项目启动仪式举行;广东省科学院仙湖科创加速器暨院士成果转化中心仙湖基地项目签约;丹灶镇“加速器十条”政策发布。一系列举措,助力丹灶抢占“智”高点。
中科云图丹灶生产基地的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资料图片)
广东省委委员、省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廖兵,佛山市副市长乔羽,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参加活动。
在丹灶投产的院士地理空间无人机自驾系统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主导。据了解,该项目的研发企业中科云图,是佛山市首个院士担任法人的研发生产类企业。根据规划,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无人机机场(云巢)约1000台,5G无人机(云雀)约3000台,专业传感器3000套,为电力、水务、农林、测绘以及高精度地图等行业用户提供软硬件工业级无人机自动化解决方案。无人机自驾系统的投产和推广应用,正是丹灶智能安全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昨日丹灶还发布了《丹灶镇加快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十条政策意见》(简称“加速器十条”),自2020年至2025年,丹灶每年将投入奖励资金1亿元,对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且投资额4000万元以上的加速器进行奖励扶持,争取用5年时间打造10个加速器,打造“湾区科创加速器之城”。
丹灶将奖励各类资本建设加速器,对符合南海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政策,经认定为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的,给予加速器改造实施方50万元/亩的奖励;鼓励建设高质量加速器,按层高和承重区分,分别奖励300万元和100万元;对于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加速器,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
“加速器十条”还对创新创业团队和进驻加速器的企业给予一系列扶持和奖励。包括对落户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按其立项扶持资金的150%给予配套扶持;对进驻企业给予投融资扶持,获全国50强风投机构500万元以上资金的,跟投或给予10%的奖励;对进驻企业在加速器内首次租用办公场所、厂房的,前三年每平方米每月补贴15元、10元和8元。
此外,丹灶还将在企业开拓市场、教育医疗、用地等方面对加速器及进驻企业给予全方位支持。
相关报道
在佛山南海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口,丹灶这片正向智造转型的制造沃土,充满了巨大吸引力。17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主导的院士地理空间无人机自驾系统项目投产暨丹灶镇5G网联无人机智能化城市网格管理项目正式启动。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广东省科学院仙湖科创加速器暨院士成果转化中心仙湖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引进一支团队,带来一个产业。丹灶与院士团队之间的合作早已跳出单一企业或特定技术的限制,而是向着培育全新产业生态与产业链条的方向进化。丹灶镇抢占“智”高点的同时,丹灶镇“加速器十条”政策正式发布,计划5年打造10个加速器,每年投入奖励资金总额达1亿元,打造“湾区科创加速器之城”。
中科云图项目的快速推进,成为丹灶智能安全产业发展版图上的重要版块。
院士矩阵为智能制造赋能
随着“机场”上盖缓缓打开,无人机按照指令飞到天上进行巡查,把收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后方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完成任务后,无人机缓缓下降,通过几次调整,精准自动降落到“停机坪”,盖子再次缓缓合上。活动现场,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院士地理空间无人机自驾系统项目正式宣告投产。
作为这套无人机自驾系统的研发企业,中科云图是佛山市首个院士担任法人的研发生产类企业,立足于无人机自动驾驶、传感器集成研发、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多项核心技术,深耕无人机+行业应用领域,已成为国内无人机智能应用行业的领跑者。
众所周知,无人机自驾系统研发和生产对场地拥有特定要求,中科云图缘何将生产基地选址丹灶呢?中科云图总经理潘屹峰表示,丹灶是五金之都,能够为产品零部件提供良好配套,加之丹灶镇委镇政府的优质服务理念和出台多项扶持政策,让企业选择落户丹灶。
根据规划,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无人机机场(云巢)约1000台,5G无人机(云雀)约3000台,专业传感器3000套,为电力、水务、农林、测绘以及高精度地图等行业用户提供软硬件工业级无人机自动化解决方案。
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中科云图丹灶生产基地的落成,标志着南海区朝着智能化城市无人机安防通信技术又迈出重要的一步,为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目前,丹灶已有中科云图5G无人机项目、北理工智能医用冷箱云监控平台项目、佛山市仙湖实验室项目、广东省科学院仙湖科创加速器暨院士成果转化中心仙湖基地项目、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等5个“院士项目”进驻,共计7名院士参与其中,强大的院士矩阵为丹灶智能制造强势赋能。
加快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科云图项目的快速推进,为丹灶智能安全产业发展拼上重要的一块拼图。丹灶将和中科云图一起,利用无人机自驾系统技术,共同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丹灶方案,推动该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电网等领域的应用。
无人自驾系统的投产和推广应用,正是丹灶智能安全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在中科云图西北方向约300米,连片低矮厂房经过拆迁整理后,将建设安全产业总部基地,打造成为集办公、研发、贸易、科普于一体的大安全平台,吸引各地的安全产业龙头企业落户。
丹灶作为安全产业的先行者,早在2015年开始对接深圳安防产业协会企业,以联东U谷为南海安全产业发展载体,打造大湾区智能安全产业园,积极引进优质安防企业。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批准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级安全产业基地。
此外,为更好地建设全产业链,园区还先后引入具研发、孵化和加速功能的10多个重大安全平台进驻,包括建设资金达1.8亿元的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2018年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的清华力合星空孵化器;提供安全与智能化、安全的科技研发与制造,以及一站式安全解决方案的挪威船级社国际安全评级学院和Think-Safer本质安全研究院;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运用的中保网盾物联网安全研究院等。
在企业方面,超60家智能安全企业也纷纷落户丹灶,广泛涉及人脸识别、电力系统安全、疫苗安全、无人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不断壮大丹灶的智能安全产业力量。
乔羽对丹灶镇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智能安全产业给予肯定,认为这一产业将成为全市加快科技创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每年投1亿元奖励加速器发展
17日,《丹灶镇加快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十条政策意见》(下称“加速器十条”)正式发布,自2020年至2025年,丹灶每年将投入奖励资金1亿元,对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且投资额4000万元以上的加速器进行奖励扶持,扶持对象内容覆盖加速器改造实施方、土地权属人,孵化器投资方、土地整理方、运营单位,进驻企业,及引进的人才团队和个人。争取用5年时间打造10个加速器,打造“湾区科创加速器之城”。
丹灶将奖励各类资本建设加速器,对符合南海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政策,经认定为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的,给予加速器改造实施方50万元/亩的奖励;鼓励建设高质量加速器,按层高和承重区分,分别奖励300万元和100万元;对于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加速器,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
“加速器十条”还对创新创业团队和进驻加速器的企业给予一系列扶持和奖励。包括对落户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按其立项扶持资金的150%给予配套扶持;对进驻企业给予投融资扶持,获全国50强风投机构500万元以上资金的,跟投或给予10%的奖励;对进驻企业在加速器内首次租用办公场所、厂房的,前三年每平方米每月补贴15元、10元和8元。
此外,丹灶还将在企业开拓市场、教育医疗、用地等方面对加速器及进驻企业给予全方面支持。
“发布‘加速器10条’能进一步推动科创型新兴企业加速落地,让科技成果能更好实现技术项目转换。”丹灶镇镇长陆文勇表示,希望吸引更多优质园区开发、运营单位及科技创新型企业、人才团队落户丹灶,为丹灶打造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注入强大动力。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 李阳 吴泳 通讯员 叶迟华 张柏林
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 吴泳